兔子疫苗是预防什么意思?
预防兔瘟,兔瘟也叫流行性出血性传染病。是侵害兔子的烈性传染病之一。以高热、昏迷、抽搐、皮炎和腹泻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 兔瘟疫苗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已研制成多价或单价灭活菌苗及弱毒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阻止病毒对机体的损害,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免疫程序因地区、毒株、年龄而有差异,一般在3~4周龄接种一次,6~8周龄加强免疫一次。接种后一般10天左右产生抗体内抗体,二周后达高峰并长期维持较高水平,保护力可维持一年以上。
兔瘟是由细胞内寄生虫—巴氏杆菌引起的。它主要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因此出现神经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咳嗽、流鼻涕、眼结膜发炎、流泪等,如不及时治疗,则可造成死亡。病程一般为5~7天。 如果发现兔有上述症状,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治。目前尚无疗效较好的特效药。一般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如扩充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促进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采取消毒、隔离、防传染等措施。 预防兔瘟主要是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保暖,避免拥挤,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繁殖机会;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和饮水,避免接触病源体,以防感染。
近几年家兔疾病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以病毒性为主的传染性疾病频繁发生,给养兔场(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一些严重危害养兔业发展的传染病,对家兔进行疫苗预防接种是最佳选择。
通常而言,预防接种的种类分为自疫苗免疫预防和同疫苗免疫预防等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用同一种动物的病原生物制备的疫苗,对用同种动物进行免疫预防,这是通常意义上的动物疫苗,如兔瘟疫苗、兔巴氏杆菌疫苗等;后者主要是用低毒或无毒性的同种病原生物替代毒性较强的同种病原生物而进行的生物预防保护,如猪瘟疫苗预防兔瘟等。
目前,在家兔饲养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疫苗:
猪瘟疫苗。该疫苗实际是病毒的细胞弱毒冻干苗,可用于替代兔瘟疫苗预防兔瘟疾病。猪瘟疫苗有传代细胞苗和组织苗两种。传代细胞苗毒力较为稳定,免后抗体滴度较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猪瘟苗。按生产厂家不同分为各种制剂,一般每头份20-50个免疫当量。组织苗免疫后体内抗体滴度低于传代细胞苗,且疫苗质量个体差异较大。每头份含50个免疫当量。主要用于断奶兔和成年兔兔瘟疾病的预防。
巴氏杆菌疫苗。该疫苗为灭活菌体疫苗,疫苗内含有巴氏杆菌毒素。用以预防土霉素、青霉素无效的巴氏杆菌,对其他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也有治疗作用。
常用制剂为注射液,每毫升含巴氏杆菌毒素1500单位。由于是杆菌疫苗,所以对杆菌类引起的下痢、胃肠炎也有效。用于断奶后兔和成年兔A型魏氏梭菌性痢疾的预防。每2周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
胸膜肺炎、波氏杆菌二联浓缩灭活菌苗。该疫苗为灭活菌体浓缩疫苗,疫苗内含有胸膜肺炎、波氏杆菌毒素。主要用于防治胸膜肺炎、波氏杆菌,对副伤寒、伤寒等也有治疗作用。常用制剂为注射液,每毫升含2000单位的胸膜肺炎、波氏杆菌毒素。每2周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
在对家兔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时应切实强化管理,尽可能给家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在疾病高发季节进行接种预防。在接种预防过程中,可同时对家兔饲喂一些能够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药物,如黄芪、灵芝多糖等,并在兔子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病毒的中草药等以保证接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