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腹水怎么利尿?
我养猫很多年了,也遇到过猫咪得腹水的情况,当时也是听了朋友推荐吃益肾灵颗粒和营养膏,结果真的好了。所以想要给猫咪治腹水,可以试试人用的益肾灵颗粒,但一定要注意按照猫咪的体重来用药!
一、什么是腹腔积水 腹腔积水也叫作“腹水”,是指腹腔内积有大量液体,通常由消化道出血、寄生虫感染等引起。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腹腔积水会对猫咪造成生命危险。 二、如何判断猫咪有没有腹腔积水? 有腹部肿胀、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的猫咪,极有可能是得了腹水。此时应及时带猫咪去宠物医院检查。 三、为什么有的猫得腹水后自己会好转呢? 因为导致猫咪患腹水的病因有很多种,有的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还有的可能是有寄生虫。 而这些病因有的是可以自行痊愈的,比如说肠胃炎;如果有寄生虫,驱虫之后也会逐渐恢复。因此当猫咪患有腹水时,先别担心,请专业人士判断一下原因再对症处理。 四、怎样消除或缓解腹水? 如果确定猫咪的腹水是因为某种可逆转的原因引起的(比如由于寄生虫感染的肠炎),那么通过驱虫、消炎和补充营养,猫咪的腹水就可以消退。
1. 体内驱虫 要消灭腹腔的寄生虫,让腹水尽快消失,首先要给猫咪进行体内驱虫。一般建议每个月一次,具体可根据驱虫药物的半衰期而定。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猫咪是否有腹泻症状,都要及时清除体内的寄生虫,防止肚子里的虫子大量繁殖,增加治疗难度。
2. 消炎作用 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消炎,配合止吐止泻的药物一起服用。如果是寄生虫引起胃肠道炎症,则需要应用杀寄生虫药。如果猫咪的腹水是由于其他疾病继发的炎症反应引起的,也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
3. 补充营养物质 当猫咪出现消化功能障碍时,要及时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适量添加益生菌,帮助猫咪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若是猫咪营养状态很差,消瘦明显,还需要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等药物供给能量,维持身体功能运转。
腹水顾名思义就是肚子里出现大量积液,正常情况下少部分的游离液体对内脏器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异常增多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健康。液体从哪里来?去到哪里了?有什么危害?怎么才能减少、消除液体呢?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腹水的这些事。
液体从哪来,又去哪了?
猫咪腹腔内可存在一定量的透明淡黄色液体,对脏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腹水的形成与回流主要受到脏器内液体的压强(静水压、胶体渗透压)及淋巴回流的调节。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回流是动态平衡的,当平衡被打破,产生液体增多,或淋巴、静脉回流受阻,超过全身淋巴和静脉系统代偿限度时,液体就会在腹腔内积聚形成腹水。
液体“来路不正”、“去路不通”就形成了腹水
腹水的危害主要与其病因(原发疾病)以及腹腔内大量液体积聚引起腹内压升高相关,腹内压升高可导致肠道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心肺功能下降、肾脏灌注降低,从而出现腹泻、少尿、呼吸急促、少动、运动能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因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而出现死亡。腹水的病因多且复杂,常见病因有心脏病、肝脏疾病、低蛋白血症、内分泌疾病、肿瘤性疾病等,部分原因不明。
出现腹水该怎样治疗?
治疗腹水的根本前提是控制原发病,因此诊断明确的疾病要针对病因治疗,病因不明的考虑支持疗法,支持疗法主要包括:降低腹内压、限制钠盐的摄入、利尿、补充血浆蛋白等。
腹腔穿刺放液虽然能够快速降低腹内压,但单纯抽水无法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且容易反复,故仅在出现呼吸困难、明显腹胀不适时使用。抽水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剧烈叫喊出现应激反应,所以要全身麻醉下进行,抽水前后可皮下注射长痛安缓解疼痛。
低钠饮食和利尿剂在腹水的治疗中使用较广泛,低钠饮食可减少体内水分潴留,利尿剂可促进水、钠排出,但使用利尿剂应根据BUN、肌酐、血清电解质浓度、有无少尿及肝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障碍时禁用或慎用利尿剂。
白蛋白等血浆蛋白可通过增加胶体渗透压起到消除腹水的作用,但血浆蛋白使用存在争议,目前普遍观点是,对于出现腹水症状严重,进行放腹水治疗前后,以及有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休克、难治性腹水的严重疾病阶段的猫,可进行血浆蛋白注射治疗。
综上,腹水治疗存在一定难度,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和腹水量及治疗时机。疾病早期、腹水量较少、没有累及重要脏器的腹水,及时治疗治愈的几率较大,而出现顽固性、难治性腹水,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