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身体里有寄生虫?
谢邀 问这个题的人,一定是看了关于寄生虫的视频或者文章,其中一定提到“虫体”或“成虫”等字眼。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寄生虫会感染人体,但很少人认真思考过,这些幼虫到底是怎么进入人体的?它又是如何长大成虫,在人体内繁殖的? 其实,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认识几种寄生虫的重要阶段:
1. 幼虫期:大多数寄生虫必须经历幼虫期才能在体内发育为成虫,而这一时期,寄生虫大多无固定的形态,且主要是在消化道内活动、吸收营养;
2. 囊蚴期:当寄生虫的幼虫在消化道内遇到合适的宿主时,会钻入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内,并在此发育为具有攻击性的囊蚴,以消化道的上皮细胞为营养源,开始生长、分裂,同时释放毒素和蛋白水解酶,导致消化道发生炎症反应;
3. 成虫期:当囊蚴发育到一定大小,会脱囊而出,在消化道内以自由漂浮状态四处移动,此时若接触口腔,则有可能被患者吞下,并在胃肠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 但并非所有的寄生虫都必须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育才能完成感染,例如蛔目异尖科中的海兽胃线(鱼肉中含有此种寄生虫),其幼虫可以直接发育成具有咀嚼功能的成虫,而不必经过囊蚴期。
虽然多数寄生虫都要经口进入人体,但也有例外,例如蛔目的蛔科中就有许多种寄生虫可通过皮刺直接侵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引起急性感染发作。
那么,知道了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寄生虫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大便的形状和大便中的虫体。当肠道中有寄生虫感染时,大便中可能检出寄生虫卵,而且形状多为椭圆形,黄褐色,有粘液,少数为白色;如果粪便中发现细小的寄生虫,成虫多为蠕虫类,如蛔目蛔科的异尖线虫和异尖蚤。
当然,通过粪便检查发现异常并不能确定一定有寄生虫感染,因为有些寄生虫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可在粪便中检查到虫体的代谢产物,但虫体本身并不一定能检查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发现虫子也不代表一定是寄生虫病! 因为有些蛔目的寄生虫,如蛔科异尖属动物,是良好的寄生生物,其在肠道内的发育过程并不完全依靠肠道中的微生物区系,故而在肠道中很难发现有寄生虫存在的痕迹。
只有当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再结合临床表现及粪便检查结果,才能最终诊断为寄生虫病。 当然,最靠谱的办法还是远离危险行为,做好预防工作,比如不生吃未煮熟的食物,不吸吮手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