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为什么白眼病?
白眼病,也叫急性传染性眼病,是龟类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寄生虫感染所致。[1] 此病的特点是眼睛肿胀、发红、有乳白色分泌物,最后导致失明。若不及时治疗,眼球会萎缩,严重者死亡。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各地也有较多病例报道。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乌龟的白眼病呢?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呢?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
一、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当环境温度突然变化过大,特别是冬季,乌龟随着气温的下降,身体的机能减弱,抵抗力下降,这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就会入侵眼部并发炎,造成眼部的病变;有些乌龟在进食时,因为食物不洁或者残余食物粘附在角膜上,也有可能发生炎症,进而导致白眼病的发生。
(二)细菌性因素 当我们的乌龟眼睛受伤或睫毛意外脱落,使眼睑无法完全闭合,从而导致细菌侵入眼睑内,引发炎症反应;如果平时不注意卫生,使用不干净的水洗澡或者喂食,水中的细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致发炎,从而造成眼部的损害。 如果我们不注意卫生,用脏手揉搓眼睛、用未清洗的毛巾等擦拭眼睛,都可能将外界的病原菌带进眼睛里导致眼疾。
(三)病毒性因素 一些致病性细菌和真菌常常可以诱发病毒性眼病,而病毒又可加重细菌感染的病情和速度。可见,细菌和病毒既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相互作用而导致眼病。 目前认为,龟类的白眼病是由细菌及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毒则以腺病毒为最多,另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等。
当龟受到惊吓时,也可能会得白眼病哦!所以,日常饲养中应避免惊吓龟,以免其患病。
以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原因,但是还需要提醒大家,任何生物体都有携带细菌的可能,所以我们不能排除眼部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如果您的乌龟突然出现白眼病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处理,以防延误病情。
二、治疗 (一)隔离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们需要将患龟隔离治疗,同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二)护理 对于白眼病的治疗,我们一方面需要控制细菌的繁殖,另一方面需要改善眼部的微循环,促进炎性分泌物的吸收。我们需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患部干燥清洁,及时清理眼部分泌物; 对患病龟使用的物品如食具、水族箱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可以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并发症,如维生素类等。 对于严重患眼的局部处理方法如下: 在患眼周围涂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眼药膏,每日数次; 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清除眼内异物及结膜上残留的分泌物; 若眼睑板坏死脱落,应及时刮除并涂抹抗生素眼药膏。
对于顽固病例可短期滴用类固醇眼药水,但应避免长期点用同类制剂,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在疾病的恢复期,我们可以逐渐增加光照时间,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但在此期间,我们仍需继续护理患处,防止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