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和黑点是什么狗?
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其次,这又是一个几乎没有人能够答全的问题。 因为影响“犬种”概念的因素太多,而任何一个因素又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使得我们很难对一个定义给出一个完全准确的解读。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向各位介绍不同专家、学者们对于“犬种”概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分歧。 在所有的“犬种”概念里,影响因素最多的莫过于外貌体型(身高、体重、头长相)和生理特性(年龄寿命、生育能力等)。因此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由以上两点引发的争议。
1.“犬种”的外貌体型可以有多大的差别?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对“犬种”的定义,如果定义较为宽松,那么犬种之间的差异就较小,反之则较大。例如在我国养殖最多的犬只——中华田园犬(俗称土狗),外表与京巴很有相似之处。根据我国《宠物犬标准》中规定,小型犬的标准体型是身高在35厘米以下,体重20斤以下;而大型犬则是高于35厘米,或者高于60斤。但这条规定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同样身高中等的萨摩耶,就有很多体型像小型犬的,而吉娃娃也有长得像中型犬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体型上的差异并不一定就会影响到物种的遗传稳定性。所以尽管不同的“犬种”间外貌有巨大差异,但我们依然可以把它们归为同一物种。例如人类种族间的肤色虽有明显区别,但都属于“人科”物种。
2.“犬种”之间生理特性会有区别吗? 这个问题同样取决于我们对“犬种”的定义。因为对大多数动物来说,物种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终点,任何两个物种都不可能通过交配来繁殖后代(雌雄数量相等的情况下,即使能存活也会丧失遗传多样性)。而对“犬种”概念的定义不同,就会导致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犬类出现生殖隔离。
以我们所熟悉的家猫为例,虽然外表与暹罗猫极为相似的山东狮子猫也能找到,但是其生育能力却极差。而外表相差极大的缅寺猫却可以与我们熟悉的狸花猫繁衍出健康漂亮的小猫。可见外貌体型并不是影响物种遗传稳定性的唯一因素。 所以我们可以说,所有“犬种”之间的生理特性并不会有很大不同,但也可以说各个“犬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理特性。这就如同人类一样,可能有个人体质的区别,但也有基因表达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