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眼睛是光源吗?
首先,猫咪的瞳孔会随光线强弱自动放大缩小,这点与人类不同,人是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在黑暗环境下瞳孔会放大。而猫的瞳孔在强光和弱光下都是在放大的,只有环境非常黑的时候(比如半夜),它的瞳孔才会变得相当小,几乎看不到。所以从“亮”到“暗”的转换过程中,它们的瞳孔不可能变成“圆”的。
其次,人的眼睛晶状体是可以伸缩的,因而可以调节眼轴长度,改变焦距,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但猫等哺乳动物的晶状体是不能伸缩的,因此它们的眼球都是“凸”出来的,就像两个放大的镜片中间夹着一块玻璃板,又因为人眼的晶状体比猫的晶状体更厚更大,所以人的眼球看上去要比猫的眼球更加突出一些。
由于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人在调整屈光状态时,除了可以通过睫状肌收缩来改变曲率外,还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晶状体(当然是很微小的移动),以获得最佳的视角;而猫等哺乳动物就只能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弧度来调焦了,因为它们无法移动自己的晶状体。 所以猫的视觉是略小于人类的,它需要非常近的距离才能看清东西。
最后,猫的视网膜上有圆锥形的细胞和杆形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感知色彩和明暗,而人类则是所有的神经细胞都是对称分布的,因而我们对颜色的感知能力要远超猫。所以,如果你家有猫的话,你会发现它对你穿什么颜色衣服没有概念的,因为它只能区分灰、白、黑这三色的差异。